English / 中文版0311-86679864

关键时刻能救命!最权威地震逃生手册

作者:    添加时间:2017/8/9    浏览次数:2606

地震中的标准求生姿势:

身体尽量蜷曲缩小,卧倒或蹲下;用手或其他物件护住头部,一手捂口鼻,另一手抓住一个固定的物品。

如果没有任何可抓的固定物或保护头部的物件,则应采取自我保护姿势:头尽量向胸靠拢,闭口,双手交叉放在脖后,保护头部和颈部。

地震来了怎么办?——室内篇

蹲下,掩护,抓牢

利用写字台、桌子或者长凳下的空间,或者身子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,然后双手抓牢固定物体。

远离可能坠落的物体,不要站在窗户边或阳台上。

如果地震发生时在床上,请待在那里不要动,抓紧枕头保护头部。

在晃动停止并确认户外安全后,方可离开房间。

不要乘坐电梯。

不要因寻找衣服、财务耽误逃生时间。

不要跳楼、跳车或破窗而出。

地震来了怎么办?——室外篇

待在原地不要动,远离建筑区、大树、街灯和电线电缆。

不要在石化、煤气等易爆、化学有毒的工厂或设施附近。不要位于明火的下风。

若在车内: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,尽快开到开阔地靠边停车、注意保持车距,留在车内。不要把车停在立交桥、高楼等建筑物下、大树旁或电线电缆下。

若被困废墟下:不要点火柴。不要向周围移动。用手帕或布遮住口部。敲击管道或吹哨子一边救援人员发现你。

万一被掩埋,如何自救?

坚定求生意志。

挣脱手脚,清除压在身上,尤其是腹部的重物,就地取材加固周围的支撑。

设法用手或其他工具开辟通道逃出,但如果费时、费力过多则应停止,保存体力。

尽量向有光、通风的地方移动。

用毛巾、衣服掩住口鼻。

在可以活动的空间中寻找食物和水,尽量节省粮食,以备长时间使用。

注意保存体力,不大声喊叫呼救,可用敲击铁管、墙壁,吹哨子等方式与外界沟通,听到救援者靠近时再呼救。

在封闭室内不可使用明火。

这些应急物品,建议平时备好!

水:每人每天至少需储备3.8升的清洁水,并按此标准一次备够72小时之用。

食品:只储备无需特殊处理的食品。

应急灯和备用电池:不要在地震后使用火柴或蜡烛,除非能确定没有瓦斯泄漏。

便携式收音机:大多数电话将会无法使用,所以收音机将会是最好的信息来源。

急救箱和急救手册。

灭火器。

药品、备用眼镜、卫生用品。

重要文件和现金。

工具:管钳、可调扳手、打火机、一盒装在防水盒子里的火柴、一个哨子。

衣服。


最后,国家地震局在今年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的指导意见》中指出,要“提升防震减灾科普基础设施服务能力。加强对防震减灾科普基础设施发展的顶层设计与指导,充分发挥地震科普馆、地震博物馆、抗震纪念馆、地震遗址遗迹、地震应急救援培训基地、地震科研院所、地震台站等科普教育和传播作用,加强防震减灾流动科普馆建设。”各地区,学校和社区,应积极响应号召,加强防震减灾教育建设,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技能水平。



上一篇: 素质教育的沃土,创新实践的乐园

下一篇: 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工作“十三五”工作方案印发

首页关于科文新闻资讯公司业绩产品中心视频中心联系我们

版权所有:河北科文展览展示服务有限公司 冀ICP备17008575号-1 技术支持:石家庄网站建设九赢互动
地 址:河北省石家庄市友谊南大街46号河北省科学院2号楼 电 话:0311-86679864